这部电影的编导非常聪明,也非常有技巧,他们把这部片子包装成了一个典型的获奖片与好口碑片的外表,具备所有这类电影的元素:低层生活、社会动荡、哭中有笑、生离死别、兄弟情深、追寻爱情、小人物大梦想,所有这一些用流行的手持摄影、快速多角度剪辑、高饱和高对比的色彩、流畅的运动镜头,“道路曲折而前途光明”的讲述角度——
这部电影得任何奖我都不意外,老美喜欢就更不意外了。
可是,这能证明这是一部好电影么?
我觉得这部电影有点“聪明过头”了,虽然用心地拍了这么多破破烂烂的贫民窟镜头(还搞得五颜六色,很多时候更像景观),但本质还是“虚幻”的、“造梦”的,没接什么“地气”。整个片子巧妙地包装了一个“俗套”故事(其实编剧的痕迹很重),仔细一想并无太多新意。要说表达力度,比《格莫拉》差了整整一条街。
不过,这种“商业文艺作品”,看下来很流畅的讲故事讲人物的电影,华语影坛还是很缺。大家都是第三世界,拍成这个德性其实不难的,抄总抄得会吧。不能就宁浩一人在抄哦。
42 Comments so far
Trackbacks/Pingbacks
Leave a comment
Fields in bold are required. Email addresses are never published or distributed.
Some HTML code is allowed:<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URLs must be fully qualified (eg: http://qing.cinepedia.cn),and all tags must be properly closed.
Line breaks and paragraphs are automatically converted.
Please keep comments relevant. Off-topic, offensive or inappropriate comments may be edited or removed.
云中赶紧出手搞搞震吧。
说得对,始终是包装出来的,很虚很泡沫
而且现在对这种“手持摄影、快速多角度剪辑、高饱和高对比的色彩、流畅的运动镜头”的“个性”美学风格也挺顶不顺的
这算不上“个性”手法,这顶多算“流行”手法
所以打引号了嘛:)
当时看constant gardener的时候已经隐觉不妙,现在简直厌恶了
还是期待真正能玩出花来的两位始作俑者出手
保罗绿草先生跟麦克尔男人先生
green zone&public enemies
不是编导聪明,有原著的~~
手持摄影,快速剪切,这些算流行吗? 这些手法几十年前就有了。
— “拍成这个德性其实不难的”
是吗?不要先说大话,影评与创作是完全两码事!别人拍完了再说这么不难,自已创作一个就知道难不难了。
这并不是印度的影片,是拍过猜火车,海滩,二十八天后等影片的英国导演的作品。
几十年前有的现在就不能“流行”了,你敢说手持摄影近几年不流行?
楼上的哥们,脑子被抽了??
博伊尔怎么了?也犯不着你这样吧,在这说话的谁不知道这是博伊尔拍得?
你还站着大声 喊出来啊!!
太好了,就等这天了。
“站着说话”的同志,你只需提供足够的资金,班底都不用你搭了,我保证抄成这个德性给你看看。没钱?好,给少点足够我拍三分钟都行。
我从不玩虚的。倒想看看是谁不腰疼。
你用什么保证? 拿一部你拍的作品证明一下?
我干嘛要证明给你看
你爱信不信
没东西拿出来,就放大话,还叫不玩虚的!
你给钱,我就拍给你看,这还叫玩虚的?你给钱我席卷回家过年才叫玩虚的。
没功夫跟你打口水仗,浪费时间。
我可要做片揾食去了。
给钱? 凭什么? 有作品吗?东西都拿不出手,就会耍“干嘛要证明给你看”的伎俩。
你如果能拿出此片的一半水平的短片,我没钱都帮你找钱!
你别忘了,是你认为我拍不出来。我觉得抄一个没什么困难的。现在是谁要证明这一点?
如果你真有诚意,那我们可以操作起来。你先给点诚意金,我把剧本大纲发给你,再加点,我还可以把分镜头脚本加拍摄计划一块儿奉上。然后项目开始前,租机器、灯光、录音、演员的钱您可得到位了,这年关到了……
经济危机,非诚勿扰。
“站着说话”,我把话搁这儿了,如果你给了我钱,我拍出来的东西连“此片的一半水平”都及不上,我全额退款。这个写到合同里都行。
当然,鉴定我拍的片的水平,不能就你一个人,得让广大网友说话。
敢不敢?
你认为一个拿不出作品的人找资金,说大话,有人敢投钱吗?有人信吗?
我当然不敢,因为你连一个短片作品都拿不出来!
照你的说法,所有新导演的第一部电影都没有人投资拍了?
我只不过让你拿部短片的钱,你就吓跑了。我还保证不满意退钱,签合同去公正,怎么着都行。
你怕什么?你到哪找这样的导演去?
恐怕你只不过也是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连机器一天都没拿过,还敢在这儿吹大气?
我敢说大话我负责,你敢么?
有哪个新导演拍第一部长片时,没有短片作品的?
火车不是推的,电影不是吹的,一切用作品说话,没作品的话,就不要吹的太早!
别跑
你到底敢不敢
达不到要求我无条件退钱
我从2002年开始拍片子,短的,纪录的实验的剧情的都有,可我为什么要给你看呢
大话你敢说,片子就不敢放了? 是拍的太烂不敢拿出手吧。
你当然可以继续玩这种“干嘛要给你看”的幼稚伎俩。
我的一些东西在清影像就有,自己找去。
最后问你一次,你倒底敢不敢?
我提醒你一下:
如果片子拍得好,你也说过宁可帮我找钱。
如果片子拍得差,我全额退款。
你一点损失都没有,算清楚了吧。
你敢不敢?
你再不回答,我只好请你走了。别地儿站着说话去。
瓦瓦瓦。。。
几 赤激 的 叫板!
云风谡酥 我押你 赢。
不过这位 连 猜火车都知道的 谡酥 真是好犀利的呢!
哇卡卡,有人到云中的博客上叫板,居然还知道猜火车,我们都不知道呀
哈哈。我发现云中的脾气跟我真是挺像的。我也最受不了别人在电影方面对我质疑和轻视了,毕竟是人生最大的热情所在啊。我从上网以来有发过有限的两次疯,都跟这有关。
也别跟“站着说话”同学闹了,你也知道他不过也是站着说说话而已嘛。什么时候片子准备启动,缺多少钱,通知一下,大家可以帮你凑啊。没多有少嘛。反正我相信你。片子拍得即便不如阳光小阿三又怎样呢?我就顶你的这份自信。这种自信一定要保持下去。
云中应该利用一下自己的号召力,然后再贩卖一下友情,发行点股票,每股一百元,视片子投资确定股数。胡淑芬就是这么干的,貌似效果还不错。
哇,这主意不错!好象韩国电影有一些就是网上融资的
有点意思哦俺想想
你要发行股票,我马上买几股:)
你要是打算转型,也这么拍,我马上洒狗血支持 :P
说的是我吗?狗血和股票,我更喜欢后者多一点点。。。
这就是个娱乐片,造梦呢~
接地气多扫兴啊~
咦你得闲了
你的地气接得如何了?
还在继续阿,9号继续拍。
拍多少天了
大工程哦——
那两天没有拍完,9号在拍一天。
1、这部《山寨富翁》是在炫耀贫穷。这和炫耀地位,炫耀财富,炫耀权力,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吗?
2、云中,爷们儿!
Alpha兄弟,好久不见,嘿嘿
新牛快乐哦~
桐姐,好久不见哦,刚刚拍完回来就见你了~
牛牛牛乐~~
感觉博伊尔这次挺自大的,当然,这个“自大”是针对好导演而言,他当然是杰出的导演。
所有的这些俗套我倒觉得是他有意为之,记得《阳光计划》的“硬科幻”概念被批的很惨的那次么?感觉他是憋着一股子气,这次搞小阿三,专门去印度,搞第三世界,先开始反宝莱坞,前面弄的象所谓反映现实的一样,云中说得很对,编导功底很好,靠,后面全是一个又一个俗套串起来的,压根就不想反映什么现实。或者是他专门这样,这就是一部与宝莱坞一样的俗套,可他一拍就不同,感觉就是炫技。
但是问题是表达力度不够,只是从形式上脱离了传统造梦电影的框框,实质却没有。就好象是选错了表达方法,怎么看都是利用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