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告一小段落,看了看片。
现在看电影跟之前又不一样了,几乎完全感受到每一个镜头的呼吸。然后更能看清这个镜头这个场景这段表演背后是啥。
不知道是更挑剔,还是更宽容了。
不记录一下好像就再也没欲望记录。
可记录的话也不敢怎么说实话。
不光我如此,看以前同时代影评人们也大多如此。
公众号对深度影评(人)的摧残还是很明显的。
无论是从经济模式还是从写作模式。
电影院放的片,其实基本都看了,没有特别能引起言说欲望的。
戛纳系的片出了很多部,也都看了,大多感觉过誉。并不觉得是什么大年。
除了《燃烧》还是好。
其实,最近又看了遍《放逐》……
对,就是那部我好些年前念叨过很多次的杜琪峰。
这次看是想要验证一下口味有没有变。
结果是变了,也没变。
变的部分是对讲的东西基本没兴趣了。
不变的是导演手法仍然激赏,尤其是那份任性。
这绝对是杜琪峰手法最任性的巅峰了。
光是开场几分钟,那个卡车开过来的时候,所有人(包括摄影机)不厌其烦的营造出你看我我看你你看他他看我的种种视角和节奏,都非常让我感叹。
感叹导演好慢,好自信,好任性。
感叹没人逼他剪短。
随即感叹他这么多年的作者策略。
然后,他这两年干嘛去了?
干嘛去了?
然后,越来越喜欢大卫芬奇了。
这么一个呼风唤雨正热门的大导,居然也四年没新片了!
电影这玩意,还真是,一言难尽。
无名狂啥时候上
明年呗
老杜的红圈和黄帝战蚩尤还有日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