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痛苦地放弃了一大堆杰作。
原则上以剧情片为主。近二十年的作品不选,经典需要时间考证。
按年代顺序。
1、 (1928)《La passion de Jeanne d’Arc》 Carl Theodor Dreyer
默片视觉技巧的最高作之一,其震慑力直到现在仍然不减。
2、 (1954)《七人の侍》 黑澤明
超越时间和民族的、最好的娱乐电影教材。
3、(1956)《Un condamné à mort s’est échappé》 Robert Bresson
修道院式的电影美学,苦行僧式的风格家。令声音与视觉同等重要的经典作品。
4、(1962)《L’eclisse》 Michelangelo Antonioni
电影空间——这个词最应该属于安东尼奥尼,这部电影是他的空间观念最集中也最出色的一次展示,几乎可以不用台词只看空间就完全领会影片的精髓。
5、(1963)《8½》 Federico Fellini
通过极其高强的导演手法,让电影自由地出入心理、梦境和潜意识。费里尼是所有导演工作的楷模。
6、(1971)《A Clockwork Orange》 Stanley Kubrick
是《发条橙》还是《2001》?这部作品也有科幻性,但更因其社会性的批判,大胆的手法与意识取向,其整体的立体性、多样化更让人目瞪口呆。
7、(1979)《Manhattan》 Woody Allen
“作者论”的代表,似乎应该选法国新浪潮一员。但我仍然觉得伍迪艾伦是最“作者”的一人,无论从数量质量、思想体系与语言体系、以及“自我、独立性”来说,伍迪艾伦都算得上最忠诚、最持久的作者,奇迹般的到现在仍然产生影响力。而《曼哈顿》,有他作品里表达的最好的一切。
8、(1980)《Raging Bull》 Martin Scorsese
伟大的叙事作品,关于人生与人性的一段永远不过时的讲述。
9、(1983)《Ностальгия》 Andrei Tarkovsky
电影时间——这是塔可夫斯基最擅长的领域。用胶片雕刻时光、以诗意留住电影,他对电影艺术宗教般的信仰与追求,其纯粹性跨越时间,令人久久难忘。
10、(1991)《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楊德昌
华语电影只选一部作代表的话,我选《牯岭街》,这部电影以完美的形式,展现中国式的社会文化与生存方式、中国式的伦理道德与悲欢离合。如果还有类似的一部,大概会是《悲情城市》。
十大导演:
标准是,独特性、开创性、影响力,并具有一系列高水准的杰作。
按出生年排列,你终于知道他们谁大谁小了。
1、Alfred Hitchcock(1899~1980)
对类型片的影响力可以持续到两百年后。
2、黑澤明(1910~1998)
全能全才型导演。
3、Michelangelo Antonioni(1912~2007)
极为独特与重要的影像书写者。
4、Orson Welles(1915~1985)
导演的代名词,包括失意的部分。
5、Federico Fellini(1920~1993)
电影是梦,费里尼是造梦者。
6、Stanley Kubrick(1928~1999)
也许是具备最强大(黑暗)能量的导演。
7、Andrei Tarkovsky(1932~1986)
追求电影艺术最高峰的潜行者。
8、Woody Allen(1935~)
电影作者的代言人。
9、Martin Scorsese(1942~)
影迷与导演的激情同时在他身上燃烧,这股能量承前启后、连绵不绝。
10、楊德昌(1947~2007)
他的工作其实应该在《追风》达到顶峰。不过,未完成的遗憾总是美好的……
你这些图片都是每次现找还是咋的?
现找的。这比截图容易。
和你几年前的十佳相比有了一些出入,但还算比较专情的了。
海报找的都很有腔调,赞一下。
我没列过影史十佳吧,只有个最喜欢的List。十佳是相对客观一点的,其实有些片没那么爱。
记得你当年列过维尔托夫《带摄影机的人》
是的,名额有限,就不给纪录片了
尼基塔米亥科夫
好奇为啥这时你想起来要列10佳。
配合迷影网的影史十佳选举活动,八月出最后结果
有时候还是很有必要搞搞!11是杜琪峰吗?支持.
没伯格曼?
没选的多了,很多都是我的挚爱
波兰斯基、奥米、科恩兄弟、布鲁艾尔、山田、老杜、老朴、芬奇……
你好,你知道哪里能买齐这些片子么?
据说老库子最作性费里尼的浪荡儿
我最近看了一部日本65年的电影,内田吐梦的《饥饿海峡》,震得我两天都没醒过味儿来。这种宏大的冲击力甚至超过了老黑的电影。
看过,拍得不错,就是长了点,当年又睡了一觉。
看了迷影网的名单 选曼哈顿的只有你一个人 哈哈~
我觉得乍一看云中老师的名单 会感觉 “哦 就是那些总被影评人提到的经典嘛”
但现在发现这名单和票数最高的前十名重合的其实不多呢 貌似只有3部 <–很闲的人大概算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