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疯狗的故事。
《追击者》我觉得一般,但这部《黄海》的难度确实很大,完成得如此自信,罗宏镇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啊。
除了追车戏冗长混乱外,每场戏都控制得不错,这个导演的技术真是一流。这个技术包括了方方面面,包括了往死里折磨工作人员,“片场杀手”。最后效果我觉得是不错。比如说,这个故事,看完了回头一想,没什么特别的(惜编剧前紧后松)。但在看的过程中,被抓得紧紧的,不光是情节,还有人物、情绪、社会环境,种种细节,都能吸引人,这点真是要佩服一下。
讲故事的方式、镜头的运用是很常规的,但非常扎实,完全靠因果关系组织视听,纯熟至极。演员当然也是很好的。
说到韩国类型片,老朴小奉之后,这位阿罗值得好好关注啊。有希望站稳老三的位置。
说到韩国类型片,你们鸭也真够暴力的,而且是一部比一部暴力,这是为什么捏,生活不痛快?
21 Comments so far
Trackbacks/Pingbacks
Leave a comment
Fields in bold are required. Email addresses are never published or distributed.
Some HTML code is allowed:<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URLs must be fully qualified (eg: http://qing.cinepedia.cn),and all tags must be properly closed.
Line breaks and paragraphs are automatically converted.
Please keep comments relevant. Off-topic, offensive or inappropriate comments may be edited or removed.
全片除了无能警察开了两枪外,其他都是冷兵器械斗。玩黑社会的没有枪,弄的跟小刀会一样。
杜琪峰的《黑社会》系列也是没有枪的,他是有考据。朝鲜族就不知道了。
故事和《狗咬狗》类似,但视听处理的不赖。《谍影3》真是动作电影史的革命之作啊
有《忠烈图》和《顺流逆流》在前头,轮得到它来革动作片的命?
著名的动物园理论。
电影越暴力的国家,社会越河蟹。电影越河蟹的国家,社会越暴力。
我觉得这片子里的中国拍得挺有味道,(除了语言有点问题外),感觉比国内导演拍得还好。
表示赞同,确实很有感觉
这是第一次看到拍国内的场景有电影感的片子,延边,大连觉得都很有味道。
现在这种方式确实让本来松垮的剧本显得有弦了,但整体的气韵又显得单调了
铺垫的部分尤其是中国的部分处理的挺好,可事件越深入却感觉越苍白,跟剧本当然关系很大,在整体景别和场景的规划处理上觉得缺乏有力的变化和过度
寻找的这条线索的处理方案和其他部分的处理方式在取景和气氛表达上也过于相近,人物内在的情感提炼得很有限
大部分动作场面其实拍得感觉零散,暴力感本身被夸大,人物和动作情绪相对弱了很多,多而杂,与黑社会那种刀刀毙命或者是谍影那种变化多端又紧扣人物的处理方式差得还是挺多的
编剧有点泄气是比较大的问题,后面就没有剧力,只有蛮力了。
但处理方式我觉得是蛮不错的,分段式也挺有点大气的感觉。对于一部类型片来说,各种人物的丰富度做成这样,算不错了。
这么说吧,这片当然有缺点,但我看完之后,感触就是,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一个是这片子,很生猛,是年轻人拍的东西。二个,中国边境的风情画,有点意思。三,就是结构,分段式虽然最后不太成功,但在四分之三的时间里,很有气势。最后,那个黄海的镜头,就是我截图的那场戏,真的很不错。能兜住整个情绪。
有些太商业的地方,游离了剧情,比如那追车,比如那小三床戏什么的,但类型片里也得有这些东西,爱看的人多。
整体来说,我觉得这片在可操作性和可模仿性上,给电影青年不少启示,不像老朴小奉那种比较有难度达到,阿罗的东西比较容易看得到什么好与什么坏,相对容易学些——比如那段刺杀未遂戏我觉得就相当成功。当然那些暴力是学不了的。
镜头语言和碟影还是很不同的。立场、目的就不一样。
最后一个镜头也不错啊
好!今晚回去看《黄海》。
看了推荐然后去看了下,不错。在冷静和癫狂之间。而且我认为必要的省略和简洁,是一个导演的智商问题,也是道德问题。
拍得很好,很吸引人。这个导演起码会拍动作,叙事有详有略,而且比国产电影有故事
延吉的朝鲜族说普通话就是那个味道,这一点完全没有问题。,还有,延吉要比电影中展现的好多了,多得多,很发达,很多韩国人在那里做买卖。
这么说这部电影达到了处心积虑丑化延吉的目的了……狼子野心啊
广州有很多非洲黑人,也有“黑”帮……不知道有没有人也拍一个
我倒不觉得影片的墓地是丑化延吉,很可能是为了增强写实主义的质感,同时满足了韩国观众的某种优越感,至少在1990年代,这种优越感非常强。这片子的社会效果有点像当年的《燕尾蝶》,对抑制盲目偷渡可能有点作用。这片子的特色还是娴熟的镜头语言和吸引人的剧情,三个人主要人物的形象也比较鲜明,挺好看的一部电影。这个片子的暴力是循序渐进的,而且有足够的铺垫和根据,去年的《看见恶魔》根本就是无缘无故地暴力,特别生硬。
之前对延吉基本是没了解的,很容易就被这片子给影响。不过里面的“景观”在中国众多城镇交接处还真是一样一样的啊,这种生态在国内纪录片里多,类型片里就少了。
最近还翻看了一下《追击者》,想印证我之前为什么对它不太感兴趣。一直都很好,可剧情一到后四分之一又开始乱来了。
《黄海》的故事性如果能一直延续下去而不演变成纯火拼砍杀就更好了。但他的尾又收得很好,两个主人公死的方式都很有设计。
这个导演是相当狡猾的,技巧很棒。我个人认为他已经干掉了金知云。
这片子野心很大,所以在道具细节、化妆、方言、人物性格上都下了功夫,比《看见恶魔》好,金知云始终是中等偏上的感觉,没有太多惊喜。《黄海》可以做动作场面的视线剪辑教材了,空间关系也不太乱。就是追车实在没意义,结尾剧情不够足。总体上还是很好看,我晚上睡前看的,结果一口气看到凌晨4点。
表示和虎皮一样啊,现在刚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