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是个经常被“妖魔化”的城市。一旦有个什么新闻,网上网下就是一边鄙视与嘲讽。
没来广州之前,在我想像中这是个治安乱、肮脏、潮湿的地方。来了之后,发现那些缺点的确都存在,但似乎也并不比其它城市更差。说实话,在中国,又有哪个城市能自诩是文明、开放的呢。而且,广州的人民也的确如宣传词里常说的那样,有着岭南文化中的包容与兼容之风。在这里听不懂粤语是有点不方便,但只要你说普通话,基本都是可以沟通的,而且,并不会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因为那些街坊都会用你听着更可笑的口音来尽量回答你。广州人的粤语并不会带有北京话或上海话的某些排外情绪(这个可能是我主观了,但个人体验的确如此),也许香港人的粤语都会有这种排外感觉,但广州不会有,可能是这方水土上的民风所致吧。
广州城市给我的印象是混乱的,这里有很好的文化与旧建筑,但没有得到有效规划与保存,这里也有很多现代的新建筑,但感觉并不算时尚。虽然目前海心沙一带的新景观颇有气势,加上珠江夜景的衬托,绝不亚于北京与上海的最繁华之地,但建筑之间的关系与照应很局促,还是有种混乱的感觉。除去决策层的品位与失误外,也许在海洋文化下成长的岭南文化,本身就有一种“随意性”,它是杂交型的,不太合规矩,是一股有点任性的生长力,但由于沾着水文化的灵气,它又自有一点奇怪的意韵。
在这边生活工作了几年,工作内容基本都跟岭南文化与人物有关,与占据了主流话语权的北方文化不同,岭南这边精、小、巧、湿、实的风格可能更“个人化”,虽然在天朝大一统的思想洗劫下,仍保持着一种难得的独立性。像两首最常见的童谣,“月光光 照地堂”、“落雨大 水浸街”,带出的清凉画面感,这种质感就很岭南。这次亚运会开幕式我也有参与,虽然整体上仍脱不了大型开幕式一些无聊无趣的地方,冗长节奏与无节制强烈色彩(简直就是对岭南文化的反动),但整个珠江、两岸与舞台的互动,水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元素的突出,以及四面风帆上立体表演的趣味性,个人觉得是要比奥运会好看、有意思一些,至少是有个性的。当然这只是对于现场观感而言,上了贵朝的电视后是怎么个模样,那就自求多福了。
说到亚运会,这绝对是新一波“妖魔化”广州的高潮。当然,没有人会对这种无端端花了纳税人巨资、长时间扰民的工程有多少好感。但确实,城市是干净、漂亮一些了。这钱不花在铺路上,就是花在官员酒席和公费旅游上,现在至少钱就在脚下(虽然每铺一次就被中饱私囊一次)。不骂娘是不可能的。这里的老百姓骂起娘来也是特别的爽直。这里的媒体也比其它地区开放,纸媒体的成功大家都知道。就单论电视台而言,那种亲民性和随意性(新闻里乱放配乐乱剪辑),倒也是有种“混乱而生猛”的气息,跟整座城的感觉吻合。我同意小桐的说法,广州市政府有时候会有一种笨拙的可爱感,而且也相对能接受意见(我是指相对)。比如这次的公交免费,搞了一个星期,大家挤得天怒人冤,然后政府只好灰溜溜地出来取消。如果这事放到帝都,政府可能会咬牙切齿推行下去吧,面子不能丢,受苦的还是挤车人。在广州这边,就算是政府官员,崇尚做实事的风气也强于很多地方。民众骂娘意见的上传也相对通畅些,不少政策就是在将出台未出台之际被老百姓骂回去的。
不是说在这里贵Party就多好,这种事大家门清,德性总是那个德性,但在不同的区域,总不能只见到负面,不见到正面。毕竟这个现实,如果从根上无法改变,那就从具体问题一点点改进,也聊胜于无。
至于在海心沙附近的居民被“人去楼空,灯火通明”,在同情之余我也很嫉妒,知道能看到海心沙的房子有多贵么?我要能住在那里,你让我一周人去楼空我也愿意啊。广州这地方,你说多好吧,那是谈不上,问题一大堆,至少很不干净。但你要说它多差吧,我可是真不同意。昨天和小桐在花城广场附近转悠,看着一堆堆的人群喜笑颜开,享受着城市的美丽,比过节还热闹。亚运难道带来的只有牢骚和不满么?客观点看,大伙儿住在这里,来去自由。自然有喜有悲有苦有乐,生活不就这样么。请勿妖魔化。
土生土长的广州人民欢迎您~
我是广州女婿的干活:-)
其实也是挺好玩啊。。
喜欢玩妖魔化游戏的外地人们,每逢广州出状况就尽情享受(不晓得自己也有别的选择)。。
电视上被采访的广州街坊们嘟着小嘴抱怨,加上媒体的搞怪旁白,齐齐参与。。
GZ这些年来默默为各地奉献出不少茶余饭后的谈资和优越感,没功劳也有苦劳。。。
妖魔化的大party啊,哈哈~~
广州人近年来是越来越象HK人了,从捍卫粤语的事就看出来了。。。
就说,越来越敏感,参与意识越来越强了。。。多可爱啊!喜欢嘟嘴抱怨的街坊;也喜欢受尽亚运工程折磨,但又欢天喜地在海星沙看彩灯的街坊。。大街小巷都散发出节日气氛,大妈阿叔三姑六婆都陷入了无法抗拒的欢乐中。。。政府呢,本来天真地想出“普天同庆”的免费公交策略,一周后不得不摸摸脑壳,承认事实上是被自己f*cked了。。。
全城亮灯也好,人挤人看开幕式烟花彩排也好,没事就出门搭免费公交也好,抱怨政府也好,在千里之外笑嘻嘻看笑话也好,其实都可爱。最怕是冷漠。就这么折折腾腾,你折腾我我折腾你,你折腾你我折腾我,小日子就过去啦~~哗哗滴~~~
亚运会宣传贴。
上海世博至少落后广州亚运一百年
文/周筱赟
昨天(1月21日),是上海世博会倒计时100天,CCTV的新闻频道,从《新闻联播》到《焦点访谈》,再到《共同关注》,连篇累牍的宣扬上海世博会的重大意义,以及领导如何重视,上海的普通市民又是如何支持世博会,等等。乃至说到世博会工程的拆迁,一个老太太出来说如何支持拆迁,对于祸害中国的拆迁恶政还做如此表态,一看不是花钱雇来的五毛,就是被洗脑了。
这年头,发自内心拥护政府一切作为的人一点不少见。这样的马列主义老头老太太,我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在震区,就碰到过。当时我们记者揭露了一系列震区的负面情况,我那天刚走进一处板房区,就被一老头厉声喝住,要查我的证件。说现在有些记者过来是别有用心,只说政府的坏话,政府对我们是相当好的,给灾民发的物资都发了。而我当时就拿到确凿的证词,多个偏僻地区的群众,至少是我遇到的多人,根本没拿到国家规定的物资和补助。这个老头,最多说自己拿到就行了,凭什么其他灾民就由他来“被代表”?还有一些年纪轻轻的小孩子,也成了脑残愤青,我的一位记者朋友,说他在地震后去汶川漩口中学,一位老师和他聊了很多情况,谈及学校师生的死伤情况,谈到救灾过程中的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等等。然后,让我的这位记者朋友非常惊讶的是,这位老师班上的一个学生,大概15岁左右(初二),事后对记者说:“刚才我们老师和你说的,你不能写到报道里去。”我的记者朋友问他为什么,他严肃地说:“你把这些负面写出来,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来攻击我们政府的。”当时余秋雨大尸的著名博文《含泪劝告上访灾民》还没发表,没想到这位中学生和“余含泪”心灵这么相通,真是有前途。我也去过漩口中学,所幸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学生。
这些人,都是“被代表”太久了,做惯了奴隶,如果突然不让做奴隶了,反而不适应了,争着抢着向上面表白还想继续做奴隶。这个在社会学上叫做“斯德哥尔摩情结”。他们完全不明白,政府作为由广大纳税人所供养的机构,本来就是提供公共服务的,提供的公共服务是否完善,本来就是应该由公众来监督、批评。可能这些脑残会说,这套说法是虚伪的资产阶级民主那套。这些人,看来平常真是不爱学习。早在2005年12月20日,在政治局第27次集体学习时,胡总就提出要完善对行政权的监督机制。17大报告更是明确指出:“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上海世博会倒计时100天开始,上海进入世博会时间,好像现在上海这个城市,就是为了世博会的举行而存在似的。任何不利于世博会的言行,都要被扼杀在萌芽中,作为上海市民,表态支持世博会成了义务,否则就是不稳定不和谐,不顾大局,乃至反动、颠覆。上海最近有人搞了首搞笑的摇滚乐《上海不欢迎你》,其中说:
“上海不欢迎你,除非来买东西,可是我们身上都没有人民币。上海不欢迎你,世博会实在是了不起,全世界有钱人来相聚。上海不欢迎你,除非来买东西,我们没有文化也没有人民币。上海不欢迎你,世博会实在是了不起,全世界有钱人都来勃起。”
我觉得只是戏谑了一下而已,根本没啥大不了的,但是据凤凰卫视报道,作者竟然就被公安部门请去喝咖啡了。
上海世博会是今年5月到10月,接下来的11月,就是广州亚运会。其实此前的2009年9月,类似于《上海不欢迎你》,广州也有人用《北京欢迎你》的曲子,恶搞了一首《广州欢迎你》:
我家路面常打开,乐不乐意随你
一到下雨深不见底,你会爱上这里
不管新旧随便挖开,请不用客气
东西南北都是工地,我们欢迎你
我们养着规划局,书写每段“传奇”
中山立交变成骂名,他们不会在意
东西南北同时开工,请不要拘礼
施工快慢都没关系,反正按工期
广州欢迎你,为你开天辟地
流动中的空气充满着尘泥
广州欢迎你,在天河路上屏住呼吸
在岗顶十字路上堵死你
我家的车很难开,一小时一公里
到了上下班的时候,更是恐怖时期
天大地大都是红灯,五十米就停
内环路和BRT,只为堵死你
广州欢迎你,像音乐感动你
让我们有时间去听听调频
广州欢迎你,有道德谁都看不起
有勇气你就插队去
我至今也没听说作者被有关部门叫去喝咖啡。如果真发生这样的事情,广州的各大媒体,肯定要连篇累牍的报道了。本来嘛,让老百姓发发牢骚而已,如果这也不行,非得等到酿成恶性群体事件啊?
广州的媒体氛围和上海完全不同,《上海不欢迎你》我没有见到任何上海媒体报道,连作者被公安机关请去,也是凤凰卫视报道的,上海媒体就当这事不存在,而《广州欢迎你》,广州几乎所有媒体都报道了。广州在迎接亚运会的建设过程中,广州的几乎所有媒体都持续不断揭露抨击亚运工程对广州市民日常生活的干扰,媒体还频繁使用一个词“被亚运”。这在上海,怎么可能想象上海的媒体胆敢批评世博会呢?
我觉得最能反映上海市政府的愚蠢可笑和不自信到极点的是,去年11月,上海嘉定的世博论坛请韩寒去做演讲,结果韩寒一上台就说,他“讲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糟糕”,正好和世博会宣扬的恶心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相反,还说:“期望世博早日的开幕,如果是城市让生活更痛苦的话,我就希望它早日的闭幕。”结果全场哗然,据说本来正在直播的电视信号也被立即切断。
其实韩寒的讲演,只是讲了油价上涨、房价高企、卖地财政、拆迁等等,我有一天和韩寒在电话里说,这在广州根本尺度上没有任何问题,我就不明白,上海的官员怎么胆小到这种程度?既然想请一个名人来为世博会讲好话,为啥要请韩寒呢?韩寒怎么可能按照你们的规定来吹捧世博呢?我估计就是主事的官员,只知道韩寒是个名人,却不知道他是写什么的名人,从来没看过他的任何文章。上海的官员就是这么愚蠢。
我在上海待了七年,对于上海这一套太知道了。我早就说过,上海从来没有媒体,只有宣传。我举一个例子,上海《解放日报》的一个朋友在告诉我,2006年,中央派人调查陈两鱼,市委宣传部把上海所有媒体老总都叫去,说:党考验你们的时候到了!现在看你们是否站在两鱼书记这边了!在场的媒体老总当然立即表态坚决支持两鱼书记。结果,没过一个月,陈两鱼就被双规了,市委宣传部又把上海所有媒体老总都叫去,说:党考验你们的时候到了!现在看你们是否拥护中央的决定了!在场的媒体老总当然立即表态坚决拥护中央的决定。
这个样子,还能指望上海的媒体说什么真话呢?上海的媒体,说假话、空话、套话是常态,说真话反而是异数了。上海也就只有《东方早报》的报道和评论还不错。但我知道,上海普通市民是不喜欢看《东方早报》的,他们最喜欢看时尚、消费、娱乐、吃喝等话题。
广州的媒体,成天就在揭露亚运工程是扰民工程。甚至连广州市的高层官员,也出来做这样的表态。比如1月20日,广州各媒体都报道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苏泽群痛批部分亚运工程扰民,苏泽群说:“我可以用三个‘一塌糊涂’来总结(部分亚运整治工程),一是管理漏洞,工地不文明不节俭;二是监管漏洞很多,比如不负责任、不到位、不得力;三是道路整治工程漏洞很多:挖出的泥随意堆在路边的,这些报纸都有批评。”
苏泽群还暗示这些亚运整治工程背后有官商勾结:“我现在拿着昨天的建筑企业诚信综合排名表,发现前100名的企业没几家是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多数是500或600名排名的企业在做人居整治工程。香港要有良好记录的企业才能承接政府工程,现在承接亚运整治工程的都是几百名后的企业。”
苏泽群还说:随着去年整治工程开始后,媒体开始报道一些工程存在扰民的现象,“这让我就没有什么好心情,天天打开报纸就是批评。”这就说明了广州的媒体氛围和上海的完全不同之处。广州是报纸天天批评亚运工程,逼着市长不得不出来表态,而上海,媒体自然是一致拥护一片赞歌,连世博会的拆迁,也是要被赞美的。
1月22日,广州各媒体大篇幅报道,在1月21日于广州人民广场举行的亚运整治工程咨询会上,一位市民在广州人民广场上戴墨镜口罩、背后挂着投诉标语“救救广州吧”,逢人就散发自印的传单,口中不停高声喊道:“亚运改造也不能这么浪费,有钱不如用来控制房价上涨。”他说:“广州为迎亚运会开展的穿衣戴帽工程,有很多都富有建设性,但也有很多铺张浪费、劳民伤财的。”在广场上接访的广州市建委主任简文豪对他的当面监督表示感谢,并当众将手机号码留给他,承诺有投诉一定认真处理。第二天的消息,是采纳了他的建议,广州现在各大道的原来好好的花基石和路沿石不再强行更换,光这一项,就可以节省材料费用5000万元。
而在上海,怎么可能有人敢公开说世博会工程是“铺张浪费、劳民伤财”?即使有人敢这么说,也不可能有上海任何媒体报道,而敢到公开场合散发这类传单的人,当然至少是治安拘留,搞不好就是判刑,要去吃牢饭的。
在亚运整治工程咨询会上,还有市民投诉亚运整治工程搭好脚手架后疏于管理,让窃贼轻易破门得手,失窃了近4万元,向警方报案后又向施工方索赔无果。闻听此言,广州市建委主任简文豪当场向两位老人作揖,一边派工作人员开车送他们回家并向派出所了解案情进展。最终通过市建委的协调,施工队已经答应赔付失窃金额的6成。
这即使是作秀,也比上海光要面子工程,不顾市民死活好多了。否则,上海也不会出杨+事件了。
前段时间,有个民间组织根据《信息公开条例》,向多个地方政府要求公开当地政府财政预算,结果广州市就在网上公布了预算,此后经过很多网友的研究,发现了很多问题。虽然政府部门的解释多有点牵强,但这种公开的姿态还是值得赞赏的。而上海市政府,则断然拒绝公布,拒绝的理由竟然是称“涉及国家机密”。
我又想起,当年上海开建磁悬浮,导致沿线市民到市政府门口散步反对,后来就没下文了,我估计以上海市官方的强势,想建就建。那个潘蓉用燃烧瓶和上海的拆迁队对抗,还不是照样被拆迁了嘛。而广州番禺要建垃圾焚烧发电厂,引起大批当地居民反对,广州各媒体均一致反对,并挖出猛料,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广日集团的副总吕志平,就是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吕志毅的弟弟。媒体还采访了吕志毅,把吕志毅语无伦次的窘态都报道出来。对于现任的市政府副秘书长如此揭露,在上海,媒体怎么可能揭露在任的高官呢?此后,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被叫停。
我觉得,虽然上海的经济总量非常巨大,但从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相比较,从公民社会的成长和公共媒体的开放程度而言,上海比广州至少要落后一百年!思想舆论上,上海的严厉管控,让上海已经失去活力。
雷颐先生写过一篇《百年前梁启超憧憬的上海“世博会”》,他说梁启超在1902年创作了专谈中国的“政治幻想”小说《新中国未来记》,其中竟然预言了“上海世博会”。1962年各国政要齐集南京,庆祝中国维新50周年,一时“好不匆忙,好不热闹”:“那时我国民决议在上海地方开设大博览会,这博览会却不同寻常,不特陈设商务、工艺诸物品而已,乃至各种学问、宗教皆以此时开联合大会(是谓大同)。各国专门名家、大博士来集者,不下数千人。各国大学学生来集者,不下数万人。(眉批:专为请求宗教学问而来者已不下数万人,余者正不知凡几)处处有演说坛,日日开讲论会,竟把偌大一个上海,连江北,连吴淞口,连崇明县,都变作博览会场了。(阔哉阔哉)这也不能尽表。”
也就是说,梁启超憧憬的上海“世博会”,不仅展示各种产品、各种商务活动,而是“处处有演说坛,日日开讲论会”,是全球各种知识、观念、宗教、思想碰撞、交流的公共空间。而现在看来,还有100天就要开幕的世博会与此相距甚远。北京奥云会时,还设立了一个示威区,尽管后来宣布申请的几例全部没被批准,而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干脆是宣布根本没考虑过设立示威区。
身体不适,1月21日晚、1月23日晚至24日凌晨陆续写成
前段时间废粤推普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广州新闻台专门搞了个短片来揶揄这件事情,好笑的喷饭。哪家市级电视台敢在黄金时段放这玩意?
说起开幕式,现场和电视真是差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