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两句复仇,不是因为看朴赞郁搞的,其实都过了好几天了。不过像杀手这种家伙又要说我激动了——我有啥可激动的,早过劲了;但换个角度说,我每次看复仇三部曲,都不得不激动一下。
为什么我会这么变态?是因为现在的电影,真是太沉闷了。
最早看《老男孩》的时候,我不是很喜欢,第一我觉得故事有点“狡猾”,不老实;第二,做为一个正常人,我对“变态”的东西还没有欣喜到去拥抱的程度。
但第二遍、第三遍看的时候,再加上几遍《金子》和《复仇》,我就转变了这个观念。
并不是那些毛病都不存在了,而是我发现,相比朴赞郁电影里丰富的想像力与叙述的多样性、语言的独特性而言,那些毛病一点变得不太重要,甚至有时候,适当的“变态”还是必要的,这是整体风格的必要手段。
这不是说他的电影牛逼上天了,没有完美的电影。只是说如果面对一个“天才”的作品,可能只有“庸才”,才会只看到缺点看不到优点。我没见过哪一位有成就的作者导演,会对像朴赞郁这样的导演做总体否定的批判。
我很可能也会是一个“庸才”导演,但我好在有自知之明,我至少还知道什么样的东西是独特的、难得的。以前,只要是我看着不顺眼的,都心理上先给排斥(你再牛逼我也较劲),但现在不同了。毕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艺术追求,不见得你现在的想法就比人家高明、先进多少。在没有成为牛人级别的导演之前,对很多电影的判断,我保持开放的心态。你Y想做什么都行,只要你自圆其说自成一派,我都赞。
电影,有很多种考量标准,每个观众都会有自己的标准。可是很多时候,什么标准才有价值?看看电影史上,真正留得下来的电影是哪些?有多少部是票房大热呢?能影响现在的创作者和未来的创作者的电影又有多少?你很容易得出结论,个性化创造、风格追求为主导的电影占据了绝大多数(不过对现在很多人来说,以前的东西是可以无视的)。
多少在一年内、三年内、五年内票房大热的电影,完全被吞没了。作为商品、娱乐的价值,这无可厚非。但电影完全只有娱乐么?而且娱乐就是毫无创意么?多少人一提到电影就是一句话“电影做为娱乐”、“电影的功能就是娱乐”。幸运啊,多少部在他们看来是沉闷无比、没什么娱乐功能的艺术电影诞生在另一个时代而得以留存。我都怀疑老塔式的电影在现代出现会被口水淹死——而且人人都振振有辞有理有据。
其实,在新的时代,想娱乐的话,不如玩网游,要不就wii,您适当的时候还是放电影一马吧。
任何艺术的发展,创意及个性都是最基本的条件之一,重复老的东西在生命力上能有几分贡献?而且人家“创新”一把容易么,总有人对新的东西出现保持警惕和反感,而对重复一万次的东西表示欣慰和自在。借口无非有二:“要讲好故事啊”“形式大于内容啊”,按他们的标准,电影史上有一半的片子都要消失了。当然,也不能把一些初级的胡搞当成创新,这种时候电影青年就要站出来。
现在的影像制品有多少啊,电影电视互联网——可能上万部影片里,才会有一部去考虑在电影叙述、镜头组合上去创新。可能有一万个观众会对那些制作精良、视听老土的东西津津乐道(事实上对这些东西遗忘得最快的也是他们),我没意见。电影有商业的属性而且会一直发展下去,我没任何意见。对好莱坞我也没意见。
只是请你们这些爱看娱乐电影的同学们,听任我们称赞为数不多的属于电影艺术的惊喜吧。你以为像我这样的电影青年,真的很多么?你以为像“复仇三部曲”这样的电影,真的很多么?
其实这些话都是老调重弹,说过不止一次了,但我都忍受你们在网上狂谈什么《蜘蛛》《海盗》《男色》《老港》《上海》《变形》《秘密》《导火》《天堂》……那些货色有什么好多说的,说再多它们的水准也提高不了一个毫米。
我也刚去买了双色版的金子回来。我测试过,大众对复仇这部的评价似乎最高,我那张d5都送出去了。
我还是最喜欢JSA,真正能给我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尾还是太少了,而且带那么一点点情怀就更销魂蚀骨,能给我这种爽感的前一部电影好像是《饮食男女》要不就是《洞》
按网上评分的话
好像是《老男孩》更好些
我觉得,喜欢JSA,其实根本就不算真正喜欢朴赞郁。JSA代表不了他的个人风格,他也是为了《我要复仇》才接拍的JSA
大卫柯南伯的蜘蛛和汤姆迪克威的天堂都挺牛的 你怎么看着不爽
看来云中本质是个老实人.跟我不一样,我内心可能有一种邪恶存在,第一次看老男孩简直惊为天人.见谁跟谁推荐.然后看第二遍又觉得有点儿乏味,(跟老婆一起看的)觉得这片子好长啊,叙事有点拖沓啊.看第三遍,关注电影叙视风视听手法,又觉得很棒.
我后来想为什么会有这感觉,联系舒琪说喜欢半部老男孩,我就觉得老男孩的优秀在于”艺术和商业并重”.第一遍沉迷于商业上的东西,很刺激,很另类,很酷,很生猛,很疯狂,很动人……第二遍看的时候对这些东西比较适应了,也就觉得没什么了(商业元素果然是没有生命力的,满足一时感观刺激的)。看第三遍静下心注意拍摄手法,还是有很多让我目瞪口呆的地方。我想舒琪排斥的那一半就是片中商业性的那些东西,比如长镜头下的走廊打斗了,那场戏估计只有年轻人觉得刺激。
我要复仇缺乏商业元素,我想这是他不如老男孩受欢迎的原因。另外我个人觉得我要复仇还是有些遗憾的东西的,感觉在叙事上太流水帐了一点儿,缺乏张力。当然这还是针对“商业性”来说的,比较片面的看法。这电影只看过一遍,还有待再认真看一遍想一下。
JSA在韩国电影里还是比较主流的那种。当然是佳作。在世界范围里也是佳作。但缺的就是特点,作者最鲜明的个人风格在这电影里还看不到。这样的电影,换个其他导演比如金基德了也能拍出来吧。当然结尾那个长镜头还真让我惊艳了一把。
我也喜欢在电影里看到新东西。
在现实里我是个特别排斥新鲜事物的人,去餐厅吃饭就去常去的那个,换个地方会觉得饭不好吃。去理发店理发也是固定的地方,没去过的理发店我会害怕。用手机什么的都不喜欢新功能多的,懒得研究。
但看电影,我就特讨厌陈旧的东西。尤其是那种形成固定模式的电影,我都很反感。好来坞电影已经不看了,今年就看了个变形金刚,还是为了回忆一下童年。蜘蛛侠三没兴趣看,加勒比海盗一集也没看过。星战前传没看过。黑客帝国三没看过。魔戒耐着性子陪老婆看了三集,情节忘了多半。。。还有港片,二千年以后的新片我看得超不过百分之十。大多还是老杜子的。亏我还是港片迷。
我倒不是像云中那样只追求电影艺术。我总在想,以前十几年天天都看好来坞,看港片,为什么大家都不腻呢。而且拍了十几年还是以前那一套啊,没见有什么不一样啊。大餐天天吃不恶心啊。现在脑子里想看的好来坞,只剩一个《磨坊电影》了,因为想看到一些不一样的有趣的东西。
另外针对拍片子的人来说,我也最尊敬那些有个人特点的与众不同的电影人。哪怕你这次没拍好,或者拍个烂片,但因为你的实验精神我尊重你。因为你从一开始就想搞搞不同,你想创造一种新东西,那你就已经跟那些“凡人”拉开距离了。凡人就是想做别人做过的事,他永远不能走出自己的路,因为他从一开始就没这个追求。那他就只能永远做个凡人。
电影是搞创作,搞创作当然得有灵感,有新鲜创意,有独树一帜的个人风格,那才会成功嘛。出来的东西大家看不出是谁搞的,或者认为这是谁搞的都有可能,这不就是失败了嘛。所以我从不认为好来坞娱乐片是搞创作,他们是造梦机器,他们不过是给成年人造游乐场而已。尽管每年也往里面购置一些新的游乐设备,尽管他们也会有很多新的想法和创意,但是这些想法和创意都被一个大大的圈给框住了,这个圈就是“取悦消费者”。好的创作环境应该是自由的,人的创意应该是无限的。天才和庸才的区别,在于脑子,而不是技术水平之类。
咦,为什么总是一说这些就把不住门了。可能心里总有点儿怨气儿存在吧,对当前这个环境。当然说再多也是这些话,没用的。
我现在特喜欢看老片,黑白片,因为我从里面总能看到新鲜东西,新鲜手法。现代电影看不到的东西。这真他妈奇怪。
hahahahahhahahahaha
另外,在人家博客上留言,评论的字数如果超过人家主文,是不是很讨厌啊,唉。
最近憋闷,话痨.抱歉了
其实有好多很有趣很好玩的东西既没有进电影史,也没进普通观众的视野。。。
虽然只是有趣而已,但已经是驽驾难得了~~
抛坑挖吧~~
再推崇下《我要复仇》,这个片子绝对是近几年我看过的最有新意和追求而且特别的有趣的电影之一。
蜘蛛》《海盗》《男色》《老港》《上海》《变形》《秘密》《导火》《天堂》……
的确没啥好看的。
最近就看了个 邱礼涛《性工作者十日谈》,邱那副摆明不迎合内地市场的劲儿,坚持拍B级是我喜欢的
不嫌多不嫌多。
朴赞郁的电影,除了《金子》看是第一遍很喜欢之外,其它的电影都是在第二遍的时候才喜欢上的。第三遍就更好。我觉得他的电影,由于有些东西比较夸张,这样就会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忽略了他在讲述方式、镜头运用上的牛逼之处——而这些东西恰恰是他最牛的地方。
用我感觉来说,就好像看《老男孩》,第一遍下来,满脑子都是吃章鱼、搞乱伦、玩禁闭、喷血花,其它的都被这些印象冲淡了。只看这一遍让我评价,这部电影也不会有现在这么高。从另一个方面也证明,真正有新意、有生命力的东西,有时候是需要反复看——同时也经得起反复看的。至于那个长镜头,我觉得很吊啊,是这部电影的乐趣之一,现在看也是。导演本来拍了很多分镜头的,但最后还是用这个最简单,也是最有效果的。
《我要复仇》是绝对值得看两遍以上的,光是用一遍来看他的声音空间(人声、环境声、配乐)是怎么用的,在整个叙述中起到什么作用的,都值得。
杀手说的黑白片新手法多,一点都不奇怪。好的电影手法基本上都在黑白时期全部实践过了。现在的顶多是玩点变奏,加点强度——像朴赞郁的东西,就是强度大,时空变幻花活多——但从本质上讲,都还是用以前的东西。
比如说“闪回”“闪进”,老早就有这种用法了,但他在“金子”里大量的“闪进”与“闪回”交插运用,尤其是警探与金子在蛋糕店见面前后的那一段落,好几个时空交插起来,非常漂亮。(这一段应该也触发了他在“机器人也无所谓”里的片头灵感)
至于说到为什么大家都不腻呢——这个问题就比较大了,在大家连国产烂电视剧都没腻的情况下,好莱坞已经是高得不得了的要求了。
柯南伯格的还有点意思。但“天堂”看完后是一点印象都没了。river兄提点两句?另:你也看过天堂口了?
跟真正的艺术家比起来,我其实还不够艺术
我还喜欢看不少商业片呢,当然是觉得有意思些的,比如《越狱》,比如《致命魔术》,甚至是大片,如《世界大战》的前一个多小时。我只是对那些还没看就从头到尾知道是什么德性的娱乐片兴致不大,比如这侠那侠的。而且要推荐这些东西,也轮不上我啊。我能整点电影青年喜闻乐见的就知足。
我最欣赏不了的就素这侠那侠的。。。。。。
我是说Tom Tykwer拍的鸡噎死洛夫斯基的那个天堂,太久前看的只记得好看不记得怎么好看法了,好像有些纵向构图和景深表现灵魂上升下降主题的镜头挺漂漂,比如开头布兰奇放完炸弹出来乘扶手电梯向下后景里快被炸死的一家人乘观光电梯上升,等等。另:我怎么会上电影院去看天堂口,宝贵的半价电影票都要花在和mm看这侠那侠变形金刚哈里波特上才值啊
黑白片的魅力没的说啊,昨晚上看《双重赔偿》,希区柯克都高度赞赏的比利怀尔德。
电影院里的选择实在是太少了,迫得俺们只能看看这侠那侠,时间长了不上电影院又难受……贱……
哈哈,北京就这点爽~有个资料片,啥好片烂片都能影院看撒~
资料馆撒~
只考虑剧本的话,《老男孩》确实没什么NB的地方,整个故事完全抄袭了德尼罗的《天使心》,日本编剧的恶行~
天使心是艾伦·帕克导演的吧?我看过的。老男孩是完全抄袭吗?
这可不是抄吧。
老男孩不是改编日本漫画的么?
嗯啊,艾伦·帕克1987年的片。当然具体到剧情上不完全一样,但这个“复仇+父女乱伦”的故事主线,确实和《老男孩》如出一辙。感觉应该是抄袭了《天使心》的这个故事模式,否则哪有这个创意撞车也过分邪恶了一点……
你好。我是《大众电影》的编辑,想转载你博客里的文章,请和我联系。
给你发邮件了
我还是最喜欢《我要复仇》
觉得他的声音和节奏(杀手说的缺点在我看来都成了优点)
呵呵,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三个主角死时,老朴丝毫没有加快节奏,居然让效果反其道而行之,变得更加深刻。而且我觉得我要复仇是三部里面最扎实的,同样也不闷,比如那些过场镜头都是很精彩的。
云中说的要娱乐去玩网游去玩WII就好,这个我也是深有体会,我两三年前,可能看娱乐电影,什么加勒比这些,还会感觉有点代入性,毕竟人小嘛,见识少,后来慢慢看多了,就象周老师说的,商品本质都是一样的,把模子看出来了,就觉得无聊了,比如WANTED,我觉得也太难看了。还不如玩PS2,WII有代入性。
但是老朴的电影不同,每次都能在他的电影中看到新东西,也感受到很多,前几天看《电子人也无所谓》,我是看哭了,呵呵,惭愧呀。只是觉得像这种不断创新,在商业上有追求在艺术上也有追求的导演太值得我们珍惜了!
呵呵,你这么早就对好莱坞没兴趣了,不容易啊
老朴子这哥们啥都好,就拍片速度太慢。
最近能看到的应该是《纽约我爱你》吧
是的
《蝙蝠》貌似也快好了
只是等我们看到,也是猴年马月的事了~
这样说来,还是杜SIR迷们最幸福~
杜SIR太高产了
最近几年还不断创造惊喜~
我最近在比较诺兰和傻马兰这二兰,都是电影金童,虽然功力都在爆增,但一个人气彪到巅峰一个被踩在谷底,很富有戏剧性。
imdb里已经有诺兰4部电影了,这哥们一共才拍了5部啊。
NOLAN不错,只是被捧得太过了点,我觉得像侠影之迷和TDK都是经不起时间历练的
在好看程度上来说,我还更喜欢《致命魔术》,NOLAN的成功,他弟弟扎实的剧本贡献了很大。
沙马兰,感觉比NOLAN强,只是老美审片趣味有些低,人家芬奇什么《搏击俱乐部》不也是被老美骂死了的吗?
不用看就知道,TDK和侠影之谜在个性化上面肯定不如NOLAN的其它电影。
要想受欢迎,个性就得压抑一下。所以杜琪峰和朴赞郁真的很受欢迎么?不是的。看他们的票房就知道。
呵呵
今天来看云中的BLOG,最新评论那里居然多了书名号~
怪怪的
哎,明天就开学了,高2呀
心里挺烦~
哎,干他妈!
啥时候电影院能放原版的电影就行了,俺的要求不过分吧
当然是阿杜的